泉州做法事大全

huoguang2024-07-01 04:08421 阅读34 赞

泉州的传统文化和习俗

1、对月亮的崇拜:泉州人将月亮尊称为“月娘妈”,对她的崇拜根深蒂固。在传统的中秋节夜晚,当地妇女会进行拜月的仪式。几乎每户人家都会在庭院或天井中设香案,摆放新鲜瓜果和月饼,向月娘妈表达敬意,并焚烧香烛,许下心愿,希望愿望得以实现。2、中秋烧塔仔:在中秋节临近的几天,乡村的孩子们会收集。

泉州做法事大全

泉州过春节有什么习俗吗?

一、敬天公 旧俗初一子正之时(零点)一到,四处爆竹声响成一片,人们即在家中厅堂设案,摆上三牲、果合、清茶、金楮等供品,燃三炷清香,点烛,恭拜“天公”,敬祀祖先。这种祭祀一直持续到初四。二、开正 除夕之夜守岁至深夜12点钟响,迎来了新年黎明,在子正之时“敬天公”的同时,家家户户。

泉州做法事大全

泉州的风俗

葬礼:隆重、繁琐、花费不菲,要请僧人或道士或牧师来做法事,出殡队伍十分壮观,有的场面比起贵州某些县、市在节日举行的游行还壮观,一般要起传统民乐乐队、西洋乐队、南音乐队、高跷队、跑旱船、人偶队、高甲戏队,舞龙、舞狮队各一至四、五队,简直是民俗大表演,有的豪门游行队伍长达三、四公里,。

泉州做法事大全

泉州过“普渡”是什么意思?

三种类型做法里,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,这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,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承袭。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4、5点开始。无论城区还是乡村,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度仪式,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、菜“供不应求”引得普度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。祭祀后邀亲唤友来“吃普度”也是泉州城乡。

泉州泉港习俗

在丰富多彩的泉港民俗事象中,表现比较独特的特征有: M&p4S'z#@X6l 泉港地处泉州之北大门,南面及西南与泉州市的惠安县、洛江区相连,西北及北面同莆田市的仙游县接壤,独特的区位使泉港民俗具有区域过渡和衔接的作用和特点。泉港陆域面积仅300多平方公里,却流行有三种方言,一是闽南话,一是莆仙话,一是“头北。

泉州泉港婚嫁风俗?

就将新娘娶到家中,和新郞一起“邀拜王母”。按儒家礼教传统,家中有丧事,必须等到三年“脱孝”(解除服丧)才能举行婚礼,但境内却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灵活的做法,如在丧事百日内可嫁娶办喜事,此称“趁孝娶”。再者旧时倡导“守节”,寡妇改嫁被视为大逆不道的行为,但也有一些特殊的习俗,。

泉州有什么特色小吃

湖头米粉,福建省安溪县湖头镇特产,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清康熙二十一年(1682年),清圣祖玄烨因平定“三藩之乱”,李光地把湖头米粉变成了贡品,竟成为康熙帝“升平嘉宴”中宴请大臣、翰林和有功之臣的有泉州地方特色的美味。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

闽南文化有哪些?

普渡 闽南据史料载,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、南、西三“隅”;明代沿元制。至清代增设城北隅,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“铺”,每铺下又分若干“境”。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“铺境”、“三十六铺”一语的初始。以前七月十五日一天之内,人们完成在木主前祭公妈、在大门口祭。

泉州七夕节有哪些民俗及形成的原因

清末陈德商《温陵岁时记》载:“七夕:……家各悬一纱灯。一书七娘神灯,一画一仙女骑鹤,一男子衣冠仰视,云是董永遇七仙女事。泉中亦有《仙女送》传奇,指此。”“七娘妈灯”是一种长圆形的灯笼,上面画着七仙女的图,一般在下面还挂上一串有各种颜色的花串。如果当年哪家有小孩出生,或者有刚。

热门排行








精彩内容稍后呈现..
回首页 >>